互联网媒体:精英还是草根?
[ad]首先给大家推荐三篇文章,按发布时间顺序:
- 刘韧的信《财经》?还是信互联网?
- 曹增辉的互联网媒体只会更精英化
- 付翀的关于草根与精英的随感随写
这三篇是一篇比一篇长,如果没空读的话,就看我概括一下好了。
- 刘韧:互联网媒体在草根化。
- 曹增辉:互联网媒体在精英化。
- 付翀:互联网媒体会精英化草根。
看这些高手们过招无疑是很过瘾的事情,不过这次基本上似曾相识,想来想去发现还是在我读本科的时候参加过系辩论队,那时候就发现辩论这个东西争来争去其实就是争一个概念的定义,谁能用定义把评委给忽悠住了谁就能赢。其实这三篇文章说的都有其道理,说的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,各自的定义也不甚相同。
刘韧文中的精英和草根的定义:精英指的是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整理发布者,草根指的是互联网上的信息采集整理发布者,其侧重点在于,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成本很高,需专业人士方可;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成本极低,造成人人可成为信息源。所以他得出草根化结论。
曹增辉文中精英和草根的定义:精英指的是互联网主流,有影响力内容的发布者,草根指的是互联网非主流内容发布者和不发布内容者,其侧重点在于,正因为互联网信息极度膨胀,需要有人出来负责去芜存菁,而这些人必须是精英。所以他得出精英化结论。
付翀文中精英和草根的定义:与曹增辉基本相同,不过其侧重点在于,草根一旦获得了影响力,就自然变成精英。乃是互联网媒体成就了精英。
不管根据谁的定义,以上三位作者无疑都是精英。站在草根的立场上,从信息的三方面 — 准确性、全面性、时效性来看,谁提供的信息更有价值呢?
对于日常的,普通的,现场性不强的事件,我倾向于从互联网主流信息发布者,亦即“精英”阶级处获取。因为对于这种信息,准确性最为有价值。而精英本着珍惜羽毛的心态进行第一次过滤之后,发布的信息应有一定的水准。
而对于突发的,大型的,现场性强事件 — 比方说最近的四川地震,我则倾向于“草根”阶级。因为这种信息,准确性并非由精英的头脑所决定,而是由离现场的距离决定的;另外,全面性和实效性也更加重要。在这种时候,互联网信息发布成本极低的优势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互联网媒体中的精英和草根,其实是相辅相成,也是水乳交融的。金字塔顶百分之二的精英,若没有那百分之九十八的塔身,也只是一小块尖石而已。我非常同意刘韧文中提到的互联网媒体信息多源性带来的好处,同时也赞成曹增辉和付翀所强调的精英权威性的价值。然而互联网媒体最最可贵的,乃是给我们带来平等的权力。1. 草根和精英可以平等对话;2. 你可以自由选择,相信草根,还是相信精英。
对我而言,这就足够了。